一、氯化銨介紹
氯化銨,簡稱氯銨。是指鹽酸的銨鹽,多為制堿工業(yè)的副產(chǎn)品。含氮24%〜26%,呈白色或略帶黃色的方形或八面體小結晶,有粉狀和粒狀兩種劑型。
性狀:
無色晶體或白色顆粒性粉末,是一種強電解質(zhì),溶于水電離出銨根離子和氯離子,氨氣和氯化氫化合生成氯化銨時會有白煙。無氣味。味咸涼而微苦。吸濕性小,但在潮濕的陰雨天氣也能吸潮結塊。粉狀氯化銨極易潮解,合格品尤甚,吸濕點一般在76%左右,當空氣中相對濕度大于吸濕點時,氯化銨即產(chǎn)生吸潮現(xiàn)象,容易結塊。能升華(實際上是氯化銨的分解和重新生成的過程)而無熔點。相對密度1.5274。折光率1.642。低毒,半數(shù)致死量(大鼠,經(jīng)口)1650mg/kg。有刺激性。加熱至350℃升華,沸點520℃。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液氨,不溶于丙酮和乙醚。鹽酸和氯化鈉能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其水中溶解度在0℃時為29.4g,10℃為33.2g,20℃為37.2g,30℃為41.4g,40℃為45.8g,50℃為50.4g,60℃為55.3g,70℃為60.2g,80℃為65.6g,90℃為71.2g,100℃為77.3g)。加熱至100℃時開始分解,337.8℃時可以完全分解為氨氣和氯化氫氣體,遇冷后又重新化合生成顆粒極小的氯化銨而呈現(xiàn)為白色濃煙,不易下沉,也極不易再溶解于水。
水溶液的pH:因為在水中電離出的銨根離子水解使溶液顯酸性,常溫下飽和氯化銨溶液PH值一般在5.6左右。25℃時,1%為5.5,3%為5.1,10%為5.0。氯化銨本身可以作為鉍、銻的穩(wěn)定試劑(提供氯離子進行配位,使用時將其化合物與氯化銨共溶于稀鹽酸中)。
化學性質(zhì):
1.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熱時酸性增強。對黑色金屬和其它金屬有腐蝕性,特別對銅腐蝕更大,對生鐵無腐蝕作用;將氨氣與氯化氫氣體混合,會有白煙生成,白煙即為氯化銨;
2.受熱易分解:
NH4Cl====NH3↑+HCl↑此反應為可逆反應,兩種物質(zhì)在反應同時又會再度結合為氯化銨。
與硫酸反應:
NH4Cl+H2SO4====NH4HSO4+HCl↑
二、氯化銨用途
1.可用作原料,制造干電池和蓄電池、其他銨鹽、電鍍添加劑、金屬焊接助熔劑;
2.用作染色助劑,也用于鍍錫和鍍鋅、鞣革、醫(yī)藥、制蠟燭、黏合劑、滲鉻、精密鑄造;
3.用于醫(yī)藥、干電池、織物印染、洗滌劑;
4.用作農(nóng)作物肥料,適用于水稻、小麥、棉花、麻類、蔬菜等作物;
5.用作分析試劑,如配制氨-氯化銨緩沖溶液。用作電化學分析中的支持電解質(zhì)。用作發(fā)射光譜分析用的電弧穩(wěn)定劑,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用的干擾抑制劑,合纖粘度的檢驗;
6.藥用氯化銨用作祛痰藥和利尿藥、祛痰藥;
7.酵母養(yǎng)料(主要用于啤酒釀造);面團調(diào)節(jié)劑。一般與碳酸氫鈉混合后使用,用量約為碳酸氫鈉的25%,或小麥粉量的10~20g//kg。主要用于面包、餅干等中。加工助劑(GB 27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