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著增長減緩和全球金融條件收緊的雙重挑戰(zhà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中國2013年GDP增長率從7.8%調至7.6%,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從7月份的3.1%下調至2.9%,主因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
“調整原因主要是新興經濟體的變化,對印度調整比較大,從5.6%調整至3.8%,同時對其明年的預期也有所下調;對俄羅斯也有所調整。”IMF北京高級常駐代表Alfred Schipke在報告發(fā)布會上表示,俄羅斯從2.5%下調至1.5%。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農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指出,世界經濟當前面臨著三大挑戰(zhàn)。
一是債務問題。美國當前的債務問題已經演變成債務危機,雖然美國國會兩黨已經暫時達成一個短期的妥協(xié),但可以預見的是,兩黨在明年2月份甚至在明年1月份開始又會為債務上限問題進行新一輪的爭論,應該說,這種妥協(xié)實則令人失望。由于美國和美元的地位,對全球經濟乃至金融市場的溢出效應明顯,尤其是美國財政問題時刻牽動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神經,這種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陰霾再次籠罩在地球的上空。
從長期來看,美國政府的違約行為難以避免,這對全球經濟帶來的風險值得警惕,也是全球尤其是中國需要關注的問題。除了美國的債務問題之外,歐洲債務問題也值得警惕。
二是全球的貨幣量化寬松。美國因債務問題而遲遲不退出量化寬松,可以預見,即便在明年2月份新的美聯(lián)儲主席上任,也不會輕易選擇退出量化寬松,雖然當前經濟學家都普遍認為,量化寬松對刺激經濟的效果十分有限,但是,鑒于量化寬松對新興市場帶來的沖擊,新興市場國家也不情愿量化寬松迅速退出,可見,全球貨幣政策處于一個十分困難的局面。
三是結構改革。當前全球經濟都面臨著結構改革問題,歐洲以及美國面臨著失業(yè)率居高的問題,中國的產業(yè)、收入分配等也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因此,總體來看,展望世界經濟,亮點和光芒不多,風險、不確定性、陰霾居多。
向松祚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國際資金無序流動所造成的瘋狂投機行為;二是國際匯率劇烈動蕩,對新興經濟體是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如何穩(wěn)定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為新興市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顯得至關重要,這同時也有助于全球經濟的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