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尿素行情自9月下旬觸底后,一直呈現僵持盤整態(tài)勢。十月中上旬,因有秋季肥需求支撐,價格并未繼續(xù)探底, 但也因需求有限、區(qū)域性特點、出口價低量少等原因,行情并未出現預期的小漲行情,僅穩(wěn)中小波動而已。然十月中旬后,秋季肥市場的結束并未利空市場,主流區(qū) 域價格不降反而次次試探小漲,筆者通過對比分析,得出以下幾點參考因素:
首先是備肥及心態(tài)。如上圖所示,近幾年十 月份基本是四季度行情的價格低點,冬儲備肥也多是由此展開。不管是來年行情如何,下游也多少會考慮儲備點。并且今年價格相對往年而言處于較低水平,在其持 續(xù)觀望多日行情不降反漲時,心態(tài)自然會有所放松,陸續(xù)入市適量備肥,也就銜接了秋季肥結束后的市場行情。
其次產量并未大幅增加。年內行業(yè)的開工率一直維持在七成的水平,雖然新增產能的釋放使得總產能將達到九千萬噸,但是實際有效發(fā)揮成產量的卻增加并不突出。并且十月份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不少企業(yè)檢修或減產,供應的減少給予行情一股力的支撐。而從數據來看,2015年1-9月中國尿素折純累積產量2572.7萬噸,核算實物產量約在5500萬噸左右,外加10-12月的產量,年內尿素實物產量將達到7000萬噸左右,而對應4300萬噸農業(yè)需求量、1600萬噸工業(yè)需求量、1200萬噸出口量來看,年內整體的供需形勢并不是很嚴峻。
第三就是國際行情反彈的影響。如果說備肥 和減產是行情的累積,那么出口就相當于是質的飛躍。上兩輪印度招標價格一再打破業(yè)內心理底線,出口形勢也開始放緩。而目前國際行情的反彈,印度新一輪招標 無疑給市場帶來信心支撐。如果此次招標中國能順利走量,那么對市場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冬儲備肥需求、企業(yè)的檢修減產使得廠家在內需萎縮的情況下有了挺價的資本,而國際行情的向好又增加了其掌控市場的籌碼。短時來看,多數廠家已經累積不少訂單,庫存也沒有壓力,多會穩(wěn)價探漲繼續(xù)。但冬儲期畢竟較長,期間若無出口的很好銜接,行情必然重返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