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亞洲將繼續(xù)發(fā)揮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新一期的《亞太地區(qū)經濟展望》中表示,亞太地區(qū)有健康的內需和勞動力市場,加之較低的利率和油價,該地區(qū)經濟表現料將繼續(xù)超過其他地區(qū)。全球經濟溫和復蘇也將支撐亞洲的出口。這些因素預計將緩解因預期美聯儲采取收緊措施導致的金融緊張局面。預計該地區(qū)2015年GDP將保持在5.6%,2016年略降至5.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將放緩至更可持續(xù)的6.8%,2016年進一步放緩至6.3%;日本2015年有望增長1%,2016年增至1.2%;澳大利亞、印尼、馬來西亞和新西蘭等大宗商品出口國將受到貿易條件惡化拖累;大宗商品凈進口國印度今明兩年則有望分別增長7.5%,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亞洲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中日增長慢于預期、強勢美元增加了部分企業(yè)的負擔、債務水平飆升、對金融市場動蕩較為敏感等。報告同時表示,較低的能源價格提供了深化改革及補貼政策退出的機會,進而可改善公共支出效率,為應對未來商品價格波動提供支撐。(商務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