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也加入了全球央行貨幣寬松的接力賽。
5月9日上午,韓國央行宣布將降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調至2.5%。
韓國央行此次降息出乎意料。在本周早間道瓊斯對17位經濟分析師的調查問卷中,有14位表示韓國央行會按兵不動,僅有3位表示可能會降息。
這意味著韓國成為繼日本央行(BOJ)、歐洲央行(ECB)、澳大利亞聯儲、新西蘭央行、印度央行之后,加入貨幣寬松隊伍的最新成員。亞洲三大經濟體中,日元和韓元的相繼貶值令人民幣一路向北之路走得更為艱難。
日本令韓國雪上加霜
韓國央行意外降息主要是受其高漲的失業(yè)率和低靡的經濟增長率所驅。
根據韓國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韓國2月份的失業(yè)率增加至3.5%,創(chuàng)下2012年2月以來的新高。其3月份的失業(yè)率降至3.2%,但仍在高位徘徊。
更重要的是,作為出口依賴型國家,韓國今年2月份的出口增長率一度下滑至-8.6%,3月份也僅恢復到0.3%。糟糕的出口數據導致韓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僅為1.5%。
從國際上來看,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導致對韓國出口的需求走弱。但鄰國日本的貨幣政策,挫傷了韓國經濟的比較優(yōu)勢,從而損害了其經濟增長潛力。因為日本和韓國同為出口型經濟體,而且出口商品很多相類似,在國際市場上是競爭關系。日本央行自今年以來大幅度寬松,令日元大幅度貶值,日本的出口競爭力相對提升。
對此,韓國央行行長金仲秀(Kim Choong-soo)在決議后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專門表示,他本來不贊成降息,但是日本貨幣寬松政策對韓國產生的大幅沖擊使得他不得不做出調整。
“如果韓國不降息,那么套利者和熱錢都會涌入韓國,從而聚集起泡沫,”國泰君安國際金融分析師王喆告訴本報記者,“特別是在日本大幅度寬松的情況下,韓國不得不降息。”
韓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給了韓國央行適當的降息空間。
自今年1月份以來,韓國的CPI指數升幅均小于預期。4月份韓國的CPI指數同比上漲1.2%,但環(huán)比下跌0.1%;當月核心CPI指數同比上漲1.4%,但環(huán)比持平。
二次危機的起點?
韓國央行的意外降息被部分金融市場人士認為是“二次危機的起點”。
“作為亞洲經濟實力較強、貨幣政策較穩(wěn)定、抗風險能力較高的國家,韓國的貨幣政策對整個亞洲經濟而言有重要指示性作用!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yè)研究員邊曉瑜對本報記者分析。
邊曉瑜指出,“韓國央行意外降息的決策是追隨澳、日、美等國家和地區(qū)寬松貨幣政策的征兆,這意味著刺激性政策將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這將極大削弱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走勢的信心!
2008年的金融危機最嚴重時,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就曾聯手大幅度寬松,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以刺激經濟。但在目前流動性寬裕的情況下,貨幣寬松的邊際效益實際上在遞減。
“現在是(各國央行)在用一個錯誤掩蓋另一個錯誤,”國泰君安國際金融分析師王喆告訴本報記者,“流動性不能拯救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恢復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不過,目前也沒有比釋放流動性更好的辦法了!
“二次危機”的爆發(fā)點則被認為是美聯儲于今年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之時!鞍殡S著美國經濟好轉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費將重新成為拉動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其它國家經濟將因此再度成為美國的"附庸"。”邊曉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