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起世界范圍內的關注,更何況是其并不樂觀的經濟預期。據路透社報道,日前被披露的一份IMF報告草案顯示,IMF計劃在4月中旬發(fā)布的下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今年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理由是稅收和開支削減增加。
報道稱,在新的展望中,IMF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7%,低于1月份預計的增長2%;預計明年經濟有望增長3%,與此前預期持平。今年3月初,美國政府850億美元的開支自動削減計劃啟動,經濟學家普遍預計這將對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報道還稱,IMF同時還將把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從此前的3.5%小幅下調至3.4%,將日本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2%上調至1.5%,并預計2014年日本經濟將增長1.1%。
草案還顯示,IMF對歐元區(qū)國家的經濟預期將保持不變,預計今年將收縮0.2%,明年將增長1%。
就在本周一,紐約聯儲主席威廉-杜德利表示,美國的財政政策已經走在了理想狀態(tài)的反面,是一個短期內拖累經濟增長的因素。他表示,非農就業(yè)市場近幾個月有所改善,但是這種增長相比經濟活躍程度的增長率還是“不值一提”。
杜德利認為,美國經濟可能會在第一季度中反彈,但是這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臨時性的因素,“我們不能確定財政上的拖累會在什么程度上打擊增長,結果就是,現在就說就業(yè)市場前景很快會有明顯改善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