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長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最近幾年與全球其他央行領導人會晤時,常常會以前輩的姿態(tài)指點后者正在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有哪些不足。
白川方明認為,日本央行是這方面的先驅,早在金融危機迫使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摸索寬松政策之前,日本央行就已經嘗試過債券購買計劃和接近零的利率。他的結論是,這些政策效果不佳。
被他警告過的一些央行行長和日本國內許多不滿他的批評人士認為,在放寬貨幣政策方面白川方明的努力顯然不夠,因此導致日本經濟陷入通貨緊縮和低增長的泥潭。
如今,日本央行即將轉投全球寬松貨幣陣營。安倍晉三(Shinzo Abe)當選日本首相后開始物色白川方明及其副手的繼任人選,在政治重壓之下日本央行被迫走進了一個激進型貨幣政策的新時代。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的經濟學家Anil Kashyap指出,除了日本,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連續(xù)15年達不到通貨膨脹目標,日本央行失去獨立性并非偶然事件。
政策上的調整可能促使日本央行開始大規(guī)模買進日本長期國債乃至外國國債。該行將向全球經濟大量注入日圓,增加日圓供應,從而壓低日圓匯率。
日本此舉將加劇韓國、中國、巴西等國的壓力,迫使它們在放任本幣升值與向國內經濟注資進而引發(fā)通脹風險之間作出選擇。它還可能造成日本與其他擔心全球貨幣戰(zhàn)的發(fā)達經濟體之間關系緊張,尤其是歐洲。而且投資者將大量借入便宜的日圓貸款,把它們轉換為其他貨幣,在日本以外地區(qū)進行投資,擾亂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
盡管存在上述風險,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日本早該進行政策調整。安倍晉三的支持者稱,跟隨全球寬松貨幣趨勢將給日本經濟增長帶來急需的刺激。杰富瑞(Jefferies)固定收益策略師David Zervos在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這不是一場貨幣戰(zhàn)爭,而是一場關乎增長的戰(zhàn)爭。
央行購買債券旨在推低長期利率,從而提振開支、投資和經濟增長。日本曾經進行過此類嘗試,但力度不夠大。
過去六年,日本央行持有的證券和貸款規(guī)模增加了35%。同期歐洲央行、Fed和英國央行的資產規(guī)模分別增加一倍以上、兩倍和三倍。
Fed和歐洲央行近幾個月只通過對未來行動的討論和承諾就成功影響了市場。Eaton Vance全球投資經理Eric Stein指出,日本央行光靠口頭干預是不行的,它將受到市場考驗,必須拿出更多行動。
一個重大的考驗可能來自海外債券市場。安倍晉三曾表示,日本央行應當用日圓購買外國債券,從而推低日圓匯率,提高日本的出口競爭力。但全球領導人并不答應。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前韓國政府顧問Hyun Song Shin稱,如果日本決計走這條路,將是對央行間所有不言而喻的規(guī)則發(fā)起挑戰(zhàn)。